2010/02/26

心 門

心 門


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門,沒有外面的鎖,只有裏面的閂。
別人在外面怎麼使勁兒地踹,不如裏面自己輕輕一撥。

不管你的心是一扇什麼樣的門,只要你肯把它打開,就會驚喜地發現,
人與人之間,心與心之間,原來只是一門之隔。

孩童的心,是一扇玻璃門,潔淨,透明。裏面裝著什麼,一目了然。
說是一扇門,孩子卻不知道遮掩。
到了十六七歲,開始有了念想,心就是一扇紗門。

從裏面可以清楚地看見外面,而從外面往裏看,卻朦朦朧朧。
紗門有選擇地洩露一點,放進一點,擋住一點。

青年的心是一扇木門,即使門關著,
也能清晰地聽到裏面那顆躁動不安、蠢蠢欲動的心。
任何一點火種,都能將這扇木門點燃。

人到中年,心是一扇防盜門。

這道門既要給家人安全感,又要能拒絕外來的誘惑。
這扇門,不僅要防得住外來的偷竊,還得能防住裏面的心不出牆。

老年的心應該是卷起一半的捲簾門。
將門簾卷起一角,看雲舒風淡。
想進的,不妨走進;想出的,也不妨走出。
進進出出,無非過眼雲煙。

你自己的心是一扇什麼門?


2010/02/24

物 與 事

物 與 事



蝦: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

天平:誰多給一點,就偏向誰。

瀑布:因居高臨下,才口若懸河。

明星:媒體吹捧出來的人造天體。

蠟燭:身不端正者,必然命短多淚。

鋸子:靈牙俐齒,專做離間之所為。

氣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飄飄然了。

玻璃:看似十分坦蕩,卻悄悄設了防。

鐘錶: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

核桃: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充實的大腦。

指南針:思想穩定,東西再好也不被誘惑。

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內心的空虛。

樹葉:得意時趾高氣昂,失意時威風掃地。

圓規:滿足於前進了一步,便在原地打圈圈。

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關係網”。

孔雀:滿足於被人欣賞,才軟化了一雙翅膀。

秤桿:為人忠誠,從不違心地舉起贊許的手臂。

鐘擺:心中總是感到不平衡。

2010/02/23

你的名字很重要

你的名字很重要



一個人的名字,對這個人成功有多大作用?或許不少人認為關係不大,但據不才之研究,關聯程度大到超出人的所知和想像。歷史上功勳卓著之人都有氣勢磅礴的名字。劉邦名中含邦國,於是創有漢室;而劉備雖然完備,卻只能後備,三分天下有其一。李世民因童時相師說他長大必定濟世安民,名世民,果然開創大唐天下。就說近人,蔣介石因為就是一塊石頭,被扔到臺灣去了;而毛澤東以其博大氣象,震住東亞華夏大地。如是放開來看,政界、商界、文藝界、科學界的名流,都有一個聽來響亮而寓意吉祥的名字。

名字的重要性,源於它對名主自己和他人所產生的暗示作用,而這個暗示作用則進一步影響到名主的能力發展程度,和他人對名主的接受程度。

名字就是一個最大的自我暗示信號。人一生中書寫自己名字的次數有多少?別人稱呼自己名字的次數又有多少?每一次書寫,每一次被人稱呼,都是這個信號的一次重複,都是對名字主人進行一次暗示。那麼響亮的名字,書寫和稱呼就可以提醒和振奮主人;暗淡的名字,書寫和稱呼就是對主人精神世界的一次壓抑;宏大氣勢的名字,書寫和稱呼就是對主人心思境界的一次開闊;拘謹的名字,書寫和稱呼就是對主人的一次拘謹。所以,女子稱呼“一男”之類的,鮮有溫柔的性格;男子稱呼“一女”的,也肯定樹立不起什麼陽剛之氣。如果一個人的名字含有平凡、一民之類的字眼,幾十年的書寫和稱呼就會同化了內心對自己的期待,結果也便是趨於平凡和一民。這是名字含義對人心理自我暗示的作用。

還有一個方面,是很多人尚未認識到的。任何一個字都有發音。不同的發音,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發音,也帶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嗡、啊、哄,是密宗咒語裏的發音,代表宇宙根本音;呼呼,是颳風的聲音;嘻嘻哈哈,是不嚴肅發笑的聲音;咩咩,噅噅,是羊馬的叫聲等,爸爸媽媽是對父母的稱呼,如此等等。那麼,一個人名字無論什麼發音,都含有一定的宇宙資訊。不同字的聲音,或神秘有力,或平凡無奇,或慷慨激揚,或抑鬱沉悶,或滑稽怪誕,或寧靜安然,總會給人這種或那種感受。如果一個名字的發音令人振奮、愉悅,在書寫和別人稱呼時,主人就會產生這樣的感受。多少年中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精神自然愉快而振奮,容易發揮人的能量作用,獲得成功。相反,就會影響主人的發揮,妨礙成功。

這些是從名字對自己的暗示而言。同時,人的名字對他人也有暗示和影響,這種暗示和影響也會影響一個人在別人那裏得到接受的程度。如果名字對別人構成愉悅的、良性的暗示,就容易在他人心中得到接納和喜歡;相反,如果名字讓他人感覺不舒服,就會在心中形成反感、不接受的感受。如果一個人自名“我是你爸爸”,或者姓陶的起名為“陶豔包”,恐怕他到哪里都難以受歡迎,別人通常會避而遠之。故,名字給人帶來愉悅和歡喜感,則容易使人廣被接納和走向成功;名字給人帶來不良暗示和不愉快,則會影響人在社會中被接納程度和成功程度。

歸納起來,名字對於一個人能否成功幸福的作用不可忽視。起名字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一是名字對名主要有良好品德培養的暗示作用;二是名字要對名主心理、情緒上要有良性的暗示作用;三是對他人有可信賴、有能力和心理愉悅的暗示作用。同時,名字也不應該太偏怪,偏怪的名字容易讓人覺得人也偏怪。符合了這些要素的名字對一個人的事業和幸福絕對會有正面的激發作用,違背了這些要素的名字肯定會對一個人的事業和幸福有不利影響。至於社會上流傳的起名字注意天格、地格、人格,還有什麼講究筆劃和五行搭配的方法,似乎戲論的成分要大於科學的成分吧。

2010/02/22

不哭,因為更懂你

不哭,因為更懂你

一個男孩同時愛著兩個女孩,他也明白,兩個女孩也在心底愛著自己。然而在選擇去與留時他卻始終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他不知道他更愛誰多一點。

他先向一個女孩隱約地暗示,也許他們會分別。

女孩聽了,頓時淚如雨下,撲在他的懷裏抽搐的身體隨著哭泣聲不停地顫抖:“你說過你愛我,我不能沒有你。”

面對一個在自己懷裏泣不成聲的女孩,男孩猶豫了,於是安慰她:“傻丫頭,我不會離開你的。”

當他向第二個女孩提起他和第一個女孩之間的事時,女孩低著頭,沒有說話。

“愛情的事別人左右不了的。”女孩留下一句話隨即轉身離去。從見面到女孩轉身離開,男孩沒有見到她傷心哭泣,甚至連一滴淚也沒有。

其實那一刻,如果她要他留下,他會答應的。

“也許她並不愛我。”男孩傷心地想。一個連挽留都不會的人能愛他有多深?其實,他只是沒有發現女孩在轉身離開時無聲落下的淚。 wtto.net


後來,男孩選擇了第一個女孩。

兩年後,第二個女孩嫁給了別人。兩個人過得非常幸福,因為這個男人更懂她。

提起兩年前的分手,丈夫問她為什麼當初不像那個女孩那樣哭著請他留下。

“兩個人的淚水能讓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呢?明知道那只會讓他更為難,我又如何忍心這麼去做?”

她的丈夫終於明白,其實自己愛她的何嘗不是她的這顆善良的心。

愛情在很多時候,放手的那個人並非愛的不深,往往真是因為愛的太真,才不忍讓心愛的人受傷害。

真心愛一個人,不是希望他能守侯在自己的身邊,而是希望所愛的人能夠幸福。愛一個人不一定要真正擁有,正因為無私的愛才值得永遠珍藏。

2010/02/19

乞兒得度因緣 《 佛典故事 》

乞兒得度因緣 《 佛典故事 》



久遠以前,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住在舍衛城中的給孤獨園。當時城中有五百位乞兒,常來聽佛陀說法,經過多年的熏修,乞兒們深深地感受到佛法的利益。後來,他們下定決心跟隨佛陀出家修行,於是向佛陀請示:「佛陀出世,實在是多劫難逢,我們這些乞兒,出生卑賤,若非遇到世尊,可能早已餓死街頭,今日我們更衷心的想請求世尊,允許我們出家修行!」
.
世尊說:「佛法如同清淨的流水,不論貴賤、美醜、男女老幼,都能用這清水來洗滌塵垢,並獲得清淨。佛法是平等的,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乞兒們聽了佛陀的這番話,歡喜不已,對於修行的決心也更加堅定。出家後,他們很快即漏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
城中許多人得知五百名乞兒隨佛出家的消息,心中相當不以為然,甚至請問佛陀:「尊貴的世尊,為何您要答應乞兒們的要求呢?我們供養世尊及僧眾,為的是要修福業,而不是要給那些乞兒們使用的。」眾人說完,祇陀太子也開口道:「世尊,我已準備好食器及食物,請世尊和僧眾明天接受我的供養,但是我不想供養那五百名乞兒,希望他們不要前來受供。」
.
世尊聽完,默然不發一語。回到精舍便告訴五百名乞兒比丘:「明天太子將供養僧眾,你們並未在邀請之中,屆時你們可先到鬱多羅越中自取成熟的粳米,再前往太子供養僧眾的處所。」次日,乞兒比丘們依著佛陀的指示,缽中裝滿粳米,且以神足通進入太子的家中。

此時,太子目睹乞兒比丘們的神足及威儀,肅然起敬,並歡喜地請問佛陀:「世尊啊!不知道這些威德具足的比丘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世尊微笑地說:「他們就是你昨日不願邀請的五百比丘啊!因為太子你不願供養,所以他們以神足通至鬱多羅越自行取粳米來吃。」祇陀一聽,心生慚愧,且懊惱自己的不明究理,他更進一步讚歎道:「世尊,您的威德實在難思難議!這些乞兒以往是城中最下賤的人,但是在您的教化之下,竟然在現世就有所成就,可否請世尊宣說這當中的因緣呢?」於是,世尊講訴了一段緣起……

過去,有一個叫波羅奈的國家,國內有一座利師山,山裡曾居住過許多仙人以及得道的聖人,大家都稱這座山為仙山。當時有二千多名辟支佛住在其中,有一日,天上出現奇異的星象──這顯示將有災難來臨,國家會面臨乾旱,且無法種植農作物。國中有一長者,名叫散檀寧,是當地的鉅富,他擁有無可計數財富與榖糧,平日樂善好施。這幾天,長者準備了許多供具欲供養山中的修行人。
.
山中一千多名修行者得知長者的發心後,紛紛前去他的住所,行者們說:「聽聞長者樂善好施,不知是否願意供養我們飲食?」長者一聽,立刻找來家中掌管榖糧的人問道:「我想供養這一千多名的修行者,不知榖糧是否足夠?」管理者說:「主人,我們的榖糧非常充足,沒有問題。」這一千多名修行者接受了長者的供養後,山中其餘的一千多名修行者,也陸續到長者府上接受供養。

後來,長者差遣家中的五百位佣人,預備長時間供養這二千多名修行者。日子久了,這五百名佣人漸漸生起厭惡之心,互相埋怨道:「我們之所以那麼辛苦,都是因為這些人像乞丐一樣,不斷的來乞食。」儘管佣人牢騷滿腹,長者卻不以為意,仍然誠心供養。此外,長者還派了一位使者,定時到山中邀請修行者至家中應供,這位使者養了一隻狗,每次都跟著他到山中去請這些修行者;有時使者忘了時間,這狗兒也會獨自前往,只要牠高聲一吠,修行者即知道是應供的時候到了。

有一天,修行者對長者說:「數日之內將會下雨,可以開始耕種了。」長者接到這個訊息,立刻通知大家儘快播種。連日來降下的充沛雨水,滋潤了作物,人民很快地有了收穫。奇怪的是,田地裡的作物都長出像葫蘆般的果實,等到收成時,大家竟發現,這些巨大的葫蘆裡充滿了麥子,這回比往常的收成多出了好幾倍。

長者的倉庫甚至因放不下過多的麥子,而分送給城中的人,那五百名佣人也不例外地得到了許多榖糧,他們慚愧地想著:若非這些修行者的德行,恐怕難有今日的豐收。於是佣人們決定向行者們懺悔,同時也發了誓願:希望生生世世都能逢遇聖賢、修道證果。由於當初種下毀謗的因,佣人們多世以來均淪為乞兒;也由於一念的懺悔與誓願,所以今生得遇聖人,聽聞佛法而得解脫。

那一世的大富長者就是佛陀,管理倉庫的人就是須達長者。而那位每日前去邀請的使者便是優填王,其所飼養的狗兒感得美好聲音的果報,成為今日的美音長者。當時的五百名佣人,就是現在這五百位阿羅漢。
省思

--------------------------------------------------------------------------------
人人本具珍貴的佛性,而開發這個寶藏的人就是自己。《六祖壇經》云:「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時時觀照自心,則念念趨向清明;念念清淨無惱,則處處安然自在。


2010/02/18

道心長遠的堅眾 《 佛典故事 》

道心長遠的堅眾  《 佛典故事 》


在久遠劫前,普德增上雲音燈如來應化於世。那時,如來說法教化無數的眾生,證得聲聞、緣覺、菩薩果位者,不計其數;眾多的聲聞、菩薩亦至各地弘法利生,使佛法得以流佈廣傳。
在普德增上雲音燈如來涅槃八萬億年後,聲明法師四處遊化度眾,將如來的微妙教法普傳於世。這時,世界的邊陲有座堅宰城,城裡住著一位名叫堅眾的青年,統領著不少座城池。堅眾年紀雖輕,善根卻相當深厚。一天,堅眾獨自靜坐思惟著:「要如何獲得真正的無上道呢?又該怎麼做,才能修行成道?」正當陷入苦思之際,天上忽然傳來一陣悅耳的音聲:

「堅眾居士啊!普德增上雲音燈如來曾經在這個世上開演無上的妙法,只可惜現在如來已經入滅了……」堅眾乍聞如來出世說法,先是歡喜振奮;一聽聞到如來已經滅度,不禁陷入無限地悲傷。

這時,天上的妙音又再度響起:「堅眾啊!為什麼你要一下子歡欣雀躍,一下子又憂悲苦惱呢?」「我之所以歡喜,是因為聽到有佛出世說法;後來悲傷,是因為佛陀已經入滅了。」堅眾回答道。「其實你不用憂戚。普德增上雲音燈佛在入滅前,已將大法傳給百億位法師,其中,聲明大法師正在這個世界弘傳如來的教法。」「真的?那麼請您告訴我,聲明法師如今在那兒弘法好嗎?」「目前大法師正在東邊三百六十里遠的加毘羅城說法,你趕緊去吧!」

次日一早,堅眾即帶著大批的珠寶瓔珞,領著一群族人,前往城中。一進到加毘羅城,堅眾馬上摯誠地向聲明法師請法。聽過了法師開示的微妙佛法,堅眾心中感到無比法喜,除了將所帶的寶物供養法師,還發願長年在其座下侍奉供養。在這段期間,堅眾奉持如來的教法,精進求道;然而,不論他再如何恭敬地請法,聲明法師都只是告訴他最初所說的法,而不曾有其他的開示。一心向道的堅眾並不因此感到喪氣、埋怨,甚至日夜守在法師門外,一心求教。

正當堅眾精進用功的同時,有個名為「常求便」的天魔起了惡念,要破壞他的道心。天魔派了兩個小魔,化身為聲明法師和一位美女,故意在堅眾面前擾亂他;另一方面,魔王自己還在一旁扇風點火:「你的師父不過是個凡人罷了!像你這樣有道心的修行人,千萬別上了他的當啊!」堅眾雖聽到句句惡意的詆毀,心中仍堅定地想:「我曾經聽聞天上的妙音告訴我,普德增上雲音燈佛已將大法傳給百億位法師,聲明大法師正是其中一位。而且,我首次向法師請法時,他即慈悲為我開示大乘佛法。依此看來,聲明法師的確是位真修實證的法師;假若我相信了這些話而輕蔑法師,不就等於輕蔑如來和佛法。」

於是,堅眾當下至誠地發了願:「如果聲明法師真正是位得道的高僧,如果我求法的心是真切的--那麼就讓眼前的幻象立刻消失!」堅眾才發完願,惡魔的把戲馬上就不見了。通過魔考的堅眾,並不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深自警省:「過去我一心求法,卻未能得到法師的甘露法語,原來是自心的障礙所致。今後,我一定要更加精進求道,突破眾魔和業障,等待法師為我開解無上法要!」此後,堅眾更加勤奮修持,不敢稍有懈怠。

然而,經過六十億年精進的堅眾,還未再次聽聞法師開示,便往生了。往生後的堅眾,投生到上方世界的國王家,當時,大肩佛正在那裡住世說法,堅眾跟隨大肩佛出家學道,終其一生。過完此生,下一世又值遇須彌肩佛,七歲於其座下出家修行,弘揚佛法。堅眾就這樣不斷地投胎轉世,在值遇六十百千萬億那由他佛的歷程中,出家學道,精進不懈,終於如願圓滿無上的菩提妙道。

省思

---------------------------------------------------------------------------------------------

發起精進心修行實屬不易,而能夠持續地發長遠心不退,更為稀有難得。在《四十二章經》中,佛陀開示大眾:「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對佛法深生信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考驗,是成就道果的要因;當然,值遇善知識引導非常重要,而堅持到底的願心,更是不退菩提的最大動力。


2010/02/15

商人與羅剎鬼 《 佛典故事 》

商人與羅剎鬼  《 佛典故事 》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羅國和毗提醯國之間,有一片曠野。儘管它是通往兩國之間最便利的途徑,卻無論白天、晚上都很少有人經過。

原來,曠野上,常年住著一個名叫沙吒盧的羅剎鬼,喜歡在路上攔阻行人,不許人通過。由於沙吒盧的身長有一丈三尺之高,有著像簑衣一樣的黃色頭顱和像是會噴火的眼神,而佈滿在他全身的鱗甲,像是無數鼓著腮子,等待獵物的魚。

一天,一名商團領袖,帶領著五百位商人旅行至此處,正打算要穿越曠野,隊伍中有幾位曾聽說過羅剎鬼的人,都害怕地不敢前進。此時,這位名叫師子的商團領袖,站出來說:「大家跟著我來,不要害怕!」這群商人為師子的膽識所激勵,便跟隨著師子朝曠野走去,途中果然遇到了沙吒盧。師子大聲質問:「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裡擋路?難道你不知道我們要通過嗎?」師子一連大聲地問了三個問題。

只見沙吒盧,用淌著黏液的大口,回答:「你好大膽,竟敢從這裡經過。你難道不知道這是我的地盤嗎?」邊說邊張開像叉子一樣的大手,做出攔截的動作。商人見狀,退後一步,連忙舉起弓箭,「咻──」的一聲,快速猛利的箭,射向沙吒盧。沒想到沙吒盧好整以暇地張開大口,便將箭吞入腹中。師子於是再接再厲,接連射出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第五百支箭,然而卻都同樣地沒入沙吒盧黑洞洞的口腹之中。同行的商人,看到這樣的情形,更加害怕地不敢靠近。儘管只是孤軍奮戰,儘管握著弓的手已經淌血,不死心的師子,仍然用隨手的利器奮力一擊。最後,連手上的弓都被吸進沙吒盧的腹中。

面對眼前醜惡而得意的笑容,已經手無寸鐵的師子,於是舉起右拳,趁其不備地朝沙吒盧打去。但才揮出去的拳頭,馬上就被吸入羅剎鬼的鱗甲中,任憑怎麼用力,也拔不出來。接著再揮左拳,而左拳也一樣收不回來;於是改用雙腳猛踢,然而這一回,就連雙腳也被黏住而動彈不得。不肯罷休的師子,隨即用頭猛撞,不幸的是,最後連頭也被埋沒在沙吒盧像魚腮一樣的鱗甲中。只剩下攀附在羅剎鬼身上的背,仍不屈地扭動著。

有些詫異的羅剎鬼,忍不住對他說:「你全身都不能動彈,馬上就要死了,還白費力氣做什麼?」接著,聽見從自己身上,傳出了商人堅毅的聲音:「我的頭、手、身軀,雖然暫時被你控制住,但我的心像金石一樣堅定,不會為你所困。」沙吒盧於是又說:「我是鬼中之王,力大無窮,像你這樣的人,我已吃掉不知有多少了。你死到臨頭,又何必說大話!」然後又聽見師子以無比的信心,說道:「精進的力量讓我不會絕望,永不疲厭。」「我將藉精進的力量,和你搏鬥到底,決不懈怠!」

聽到這裡,聰明的沙吒盧羅剎鬼,知道自己遇到了精進勇銳、膽識不凡的人,心底由衷地生起了敬意。不但放下了師子,還護送他和五百個同伴,穿過曠野,到達另一個國度。

原公案出自《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七


省思

------------------------------------------------------------------------------------------

當我們遇到境界時,常常會以為「這一次,我一定不行了。」於是,舉雙手投降,甚至沒有試著去做任何努力……。

經書上說,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怠;可以不為一切邪論妄計折伏,可以不為世相變遷,可以不為諸佛所捨,也可以受鬼神衛護。然而,因習慣於懈怠,我們對精進的這分力量顯然是信心不足。殊不知,精進如弓,可以射破萬難;精進如鎧,可以抵禦外侮。相信,只要不懈廢,依著精進的力量,必能帶領我們,在每一個疑似無路之處,穿越險阻,而柳暗花明。


註:
羅刹鬼:羅刹鬼是地獄中的第一惡鬼,在古印度語中譯作“羅刹婆”、“羅叉婆”,意為“暴惡”、“可畏”。許多佛經典籍如《音義》一十二本、《佛本行集經》四十九卷、 《出曜經》之中的《如來品》等就記載她穿著華麗衣裳、戴著花冠頭飾、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寶氣,以妖媚迷惑善男信女陷入血流遍地、身首異處的災難深淵。因而我們設計的形象是半身裸露、貌美誘人、渾身透出一股不可捉摸的妖氣,以揭示她善於偽裝,兇殘無比的本質。

2010/02/13

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

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




出自大《大涅槃經》與《吡婆沙論》。釋尊在因地中修菩薩道時,在南天竺國富單羅地的山中,修行忍辱波羅蜜。某日,國王歌利,又名迦羅富(漢意為“惡生”),率領宮女及隨從到山上雲遊獵。遊玩倦了,就地休息,不覺入夢。宮女眾人見王熟睡,便各自隨意走動,行至一茂林中,見一仙人,相貌端嚴,禪定入定。眾宮女紛紛跪下,請求仙人給她們講道。

菩薩為悲心所使,應眾所求,就開示她們除貪欲的道理。歌利王是一個兇殘暴戾的君主,一覺醒來,環顧左右,不見一人,大為不悅,便氣衝衝地提著利劍四處尋找,找到茂林中,見宮女們圍著一個修道者,聽其侃侃講道,不覺怒火上升,喝道:“你是什麼人?敢於誘我的宮女來此!”菩薩很安詳地回答道:“我是修忍辱行的仙人,宮女們是自己來求聞佛法的”。

歌利王聽菩薩說是修忍辱行的,便隨手一劍割下菩薩的耳朵問道:“你能忍辱嗎?”菩薩沒有絲毫怨恨的神色,慈和安穩地回答說:“我不起嗔恨!”王又一劍割下菩薩的鼻子,菩薩的面容照舊不變,依然和顏悅色。旁邊的大臣們見此情景,看出菩薩確是一個不平凡的聖者,便勸大王不要再加害了。王不聽,又斬下菩薩的手足,問道:“你究竟有沒有嗔恨?”菩薩還慈祥地回答說:“我於無數世來,修習慈悲,行持忍辱,所以心無一絲嗔恨。”歌利王仍舊不信,又問菩薩說:“有何方法能證明你心底無恨?”菩薩道:“若我真無嗔恨心念,願我被支解的身體能恢復如故。

”菩薩說完這句話,說也奇怪,他的身體立即恢復原狀,一無所損。接著菩薩發願道:“未來世時,我成正覺,第一個就度你大王!”此時歌利王深信不疑,放下利劍,驚恐跪下,向菩薩求哀懺悔,並感謝對他未來的救度。這位菩薩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國王好佛陀初成正覺後,初度的五比丘之一的憍陳如尊者。

2010/02/12

有一種愛是想你卻不打擾你

有一種愛是想你卻不打擾你



一隻癡情的老鼠,無法自控地愛上了一隻年輕美麗的貓,它們是天敵,身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註定鼠的愛情是愁怨的,世界上最難過的事是你很想愛一個人,卻不可能愛她。

他就是那只癡情的老鼠,她就是那只美麗得令人頓生傾慕的貓,而且她已是一個貓王的貓妃了。因為工作上的關係他們常常會很近距離地在一起,可是因為各自不同的生活,他們又實在相距遙遠,仿佛有一層無形的玻璃隔著他們,彼此雖可透明地相望,卻無法觸碰。他無法說服自己不去想她,但也無法去向她表明心跡,在一個不能自持的黃昏,他打通了她的電話。

閒扯了一通之後,他給她說起了貓鼠之戀的故事。

他說那只懷揣愛情的老鼠,一直在它的世界裏悄無聲息地愛著那只貓,當得知貓被選為貓妃時,它既興奮而又難過。但當它得知貓因它善良而尖銳的稟性,觸犯了貓王,被另有新歡的貓王趕出貓宮而顛沛流離時,鼠的心是痛的。

鼠一直暗暗地追隨著貓,它發現貓一直不吃不喝,憔悴欲絕。當貓最終憂疾相加奄奄一息時,鼠流著淚走至貓的面前,鼠說:“你不能死,你吃了我吧!”貓微睜雙眼:“你是誰,為什麼?”鼠說它是一隻老鼠,一隻深愛著貓的老鼠。貓說,“不可能,我們是天敵。”

這時,電話後面一直沈默的她也說不可能,貓鼠怎能相戀?他沒有答話,繼續說著故事。他說鼠抓破了自己的咽喉,就死在貓的面前,鼠說愛著你,我是痛苦的,但看著你痛苦,我是絕望的。今生也許只有以死來解救你的痛苦,解脫我的痛苦,為你犧牲自己我是幸福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你擁有我……

電話兩端一段長時間的沈默,她很快明瞭了他的心意,也明白了優秀的他為何一直獨身生活。其實她心裏一直有他,從一開始就這樣。這種不可能的愛情雖讓她忍不住失眠和瘦削,但在這種默默無言的情緒裏,她是快樂而純潔的。可是自那晚的黃昏聽了他講的故事,她的心變得沉重起來。  

那時正值她有些煩惱,她的婚姻中確實起了一些波瀾,她原本是想向他這個異性朋友說說的,可忽然覺得他們之間那塊透明但易碎的玻璃,被無聲地打破了。玻璃的邊緣是那麼鋒銳,他緊握著它,有一種傷痕劃過兩個人的心。她不知怎麼面對這種平靜被打破後的局面,她選擇了逃避。她辭去了原有的工作,去了一個和他毫不關聯的公司,自此不再有消息。

原以為只要讓她知道了自己的心意就夠了,可不想因此永遠失去了她,後悔中他更添一份無奈的沉重。

愛,要做到不說,是難的。但不可能的愛戀道出了,就如不顧一切衝破玻璃後留下的傷口。認真地愛過之後才會頓悟:有些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言明的,它是有邊緣的,這就是愛與痛的邊緣。當你全力要追求它的完滿時,它的鋒芒比碎裂的玻璃還要犀利 .

2010/02/10

四大美人新解

四大美人新解



(1)——貂禪


嬋嬋的父親是一個天文工作者。在東漢末期的黨錮之禍中被殺害,嬋嬋也顛沛流離,被賣到王允家作丫環。王允是個老色鬼,嬋嬋很討厭他,可是,作為丫環,又不能對他怎麼樣。

嬋嬋從小跟父親學天文,精通曆算,她是中國最早推算出日食和月食規律的人。可是,還沒有來得及申報成果,便家破人亡。自從董仲舒為代表的今文學派在政治上得勢之後,天人感應的學說盛行,各種圖讖和迷信活動猖獗一時,連在政治還算清明的西漢前期,就已經如此(可參看《史記·武帝本紀》。)到了東漢末期,就更別提了。嬋嬋算到當月十五,有一次月食。於是想出一條計策。

這天,當王允再次嘻皮笑臉地湊上來時,嬋嬋歎了一口氣:“王大人,人非草木,誰能無情。大人對我的愛,有如滔滔江水,灌進我的心裏,我怎麼會不動心?奈何妾乃罪人之後,唯恐有辱大人家聲。不如容妾在十五月圓之夜,焚香一柱,對天默禱。若天無異狀,妾身願為大人執帚。否則,天命難違……”(以上均是原話)王允一口答應。

在十五的晚上,嬋嬋對月而禱。王允坐在廊下,與一班大名士如山濤,劉表,大談空無靈虛,歎天命之悠悠。這時,月食發生了,眾人目瞪口呆。王允強作歡顏,歎到:“美乎嬋嬋,感天動地。”於是嬋嬋解放了。後來,她自由戀愛,嫁給了呂布,過上了一段幸福生活。

後來人們稱嬋嬋“閉月”,其實是月食!


(2)——楊玉環


楊玉環從小缺碘,落下了一個毛病:狐臭。雖然她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可是總覺得好不爽。自從梅娘娘來了之後,李隆基的心便有一點點花了。玉環很著急,聽說華清池的水是礦泉水,含有各種礦物質,包治百病。於是玉環便向阿基撒嬌,要了華清池,有空便洗。可是,浴室裏供氧老是不足,她又治病心切,常常一泡便是幾個時辰,常常暈倒在池裏。於是,無聊的文人們便寫:“侍兒扶起嬌無力。”

一個療程結束了,玉環的狐臭好了許多。一天,牡丹開放,美不勝收。玉環備了一點小菜,要阿基同酌,阿基滿口答應。可是,當阿基在路上的時候,梅娘娘派人來說,她患了重感冒,要阿基去看看。阿基左右想了一下,對高力士說,告訴玉環,朕一會再去賞花。可是,高力士他老人家年紀大了,加上陝西人口音重了一點(畢竟那時還沒有普通話),傳成“朕要你一個人看花”。玉環傷心極了。面對這滿園春色,玉環愁上心來。她一氣幹了十八碗茅臺,大醉而臥。大家知道,玉環的狐臭畢竟沒有根治,心情不好,又喝多了一點,又犯了。把眾人熏得不亦樂乎,花也是有感覺的耶(生物系的同學知道),何況是花王牡丹!於是,滿園牡丹都合上了。阿基在梅娘娘哪里坐了一會,便匆匆趕來。走得急了一點,也感冒了,鼻子聞不到。

後來,人們叫楊玉環“羞花”,其實是狐臭熏的。


(3)——王昭君


王昭君出塞的時候,三北防護林還沒有修好,風沙彌漫,天地一片蒼茫。一個在上海街頭討了三年飯的乞丐,回到老家也會感歎老家的落後,何況在宮中呆了多年的王昭君?離家越遠,她心情便越難受,開始還勉勉強強地梳妝一把,後來便懶起畫娥眉了。再說第一次出塞,大家都沒有經驗,水帶少了,開始幾天又用多了一點,後來連洗臉都發生了困難,只好作罷。王昭君想一想,自己反正要到塞外去,也無所謂了,人家陪著自己吃苦,自己去做王后,人家還不是白辛苦?也不怪罪跟班的。於是大夥一天天地挨著,秋天到了。“唯有河邊雁,春來向南飛。”這時這首詩還沒有寫出來,不過大雁可知道。於是,每年秋天,他們便南飛。這一路也的確苦,那時也沒有什麼環境保護,幾千里連一根草也沒有(文人說這叫不毛之地),只好睡在沙堆裏,早上起來刷牙,格格孜孜都磨牙。它們想,就是有一堆枯草睡睡也好啊!

這天黃昏,王昭君停了下來。三個月沒有洗頭了,嬌柔啦,海肥思啦倒是帶了一馬車(那叫輦),沒有水也是白搭。好在她是個豁達的姑娘,也不說什麼,到底是苦出身嘛。解開辮子抖一抖吧,於是解開,攤了一地。那時,僕人們都是戴頭巾的(黔首),於是從天上看,萬把個黑點中,飄揚著一從枯黃的頭髮,像是在黑石頭灘上僅存的一把黃草。不巧的是,大雁群正好從天上飛過,見到這一景象,發了瘋似地沖下來,想落到草叢中過一宿。

更巧的是,呼韓邪單於為了顯示他對漢朝公主的重視,提前來迎親了。他用望遠鏡看到了王昭君,頭髮又枯又黃,臉上黑忽忽的,大失所望。忽然他看到那麼多的大雁沖向王昭君,獵人的獸性大發,與左右拔箭便射,救了王昭君。昭君雖然好累,好害怕,但還是盡力給了單於一個微笑,單於被這一微笑驚呆了......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後來人們叫昭君“落雁”,其實是大雁的近視。


(4)——西施

  
浙江是個體經濟發達的地方,自古如此。西施的爸爸是開小印染廠的。那時不知道什麼863計畫,用的都是手工生產,還大量使用氰化物和水銀(那叫汞),把西湖搞得一塌糊塗。周圍的老百姓到巡撫衙門去抗議,巡撫說,勾踐大王要大家發展經濟,西氏印染聯合株式會社是我省的利稅大戶,要是它不開工,大王的計畫完不成,我個人的進退是小事,我怕咱們的經濟搞不上去,下次發大水的時候,發達地區的洪水還要往咱們這裏排。雖然中央誇我們省顧全大局,可是吃虧的還是大家不是?!於是罵歸罵,西氏印染廠的污水照排不誤。

西施其實也是個苦孩子。媽媽死得早,爸爸又找了一個。好容易初中畢業了,爸爸說,女孩子上學有什麼用?不給她上了,要她上廠裏做工。西施年紀小,不能幹重活,於是她拿著籃子去溪邊洗(那時叫浣)紗。溪邊臭氣熏天,魚兒都死了,幹活的人都沒有好氣。看到西施來了,都指桑駡槐地嘴裏不乾不淨起來。可憐的西施只能忍著,水裏的水銀含量太高了,魚兒的肉裏也有大量的水銀(其化石中的水銀含量也大大超標),死魚都沉了底。大夥連死魚都吃不上,便編故事說西施是災星,她到過的地方必定要倒楣。勾踐知道了,便動起了壞注意,要西施嫁到吳國去。西施死活不肯,於是勾踐找她爸爸,對他說,如果西施能夠嫁到吳國去,他便是海外僑胞,還可以到臨淄(相當於今天的香港)定居。西爸爸動了心,內外夾攻,西施含著淚,到吳國去了。

在到吳國的路上,她對範蠡哭訴了她的遭遇。範蠡很同情她,同時也愛上了她。他對她說,我等你。

後來,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後來,人們叫西施“沉魚”,其實是毒死魚。

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 忍辱仙人

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 忍辱仙人


從前有一位在深山苦行的行者,每天靠著野果泉水充饑裹腹。由於不斷地精進用功,所以身心清淨,煩惱消除,一切諸天鬼神都對他非常讚歎和恭敬,整個國家也都因此富饒安樂,風調雨順。


有一天,國王到山裡打獵,循著足跡來到了修行人的地方。國王詢問著鹿群的去向,但修行人默默思惟著:「眾生無不貪生怕死,如果我告訴大王答案,不就和他一樣殘暴不仁;但如果不說,就是欺騙大王。」

心中正在猶豫之際,國王認為行者是在藐視他,竟敢不回答,心中不禁一股怒氣上昇!國王問:「你是誰?」修行者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國王見他如如不動,覺得奇怪、又感憤怒。再一次問他的名字,他仍然堅毅地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之際,忍辱仙人不但手全被砍斷,連腳、耳、鼻都被砍下,血流如注,痛苦非常。

這時,忽然天地震動,眾神憤慨,可以說是天怒人怨,鬼神們都想要來毀掉這個國家,以譴責國王的罪行。但,忍辱仙人卻勸阻著,說道:「這是由於往昔無數劫中,我因不奉行佛教,殘害過他,所以今日才會有這樣的果報,如果今日報復,冤結就沒有結束的一天啊!」

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情,都非常痛恨大王的暴行。

忍辱仙人卻說:「雖然大王這樣待我,但其實我內心卻是十分哀愍他,就如同慈母憐念自己的孩子一般,我的心中對他不曾懷有怨懟。若我所說真實不虛,我的身體將即時平復!」
當下,忍辱仙人的身體真的回復如往昔一樣,毫無損傷。眾人對於其德行,莫不稱歎欽仰。

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時的前身。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卷五


2010/02/04

石頭與佛

石頭與佛



一、
  
  石頭問:我究竟該找個我愛的人做我的妻子呢?還是該找個愛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你自己的心底。這些年來,能讓你愛得死去活來,能讓你感覺得到生活充實,能讓你挺起胸不斷往前走,是你愛的人呢?還是愛你的人呢?
  
  石頭也笑了:可是朋友們都勸我找個愛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說:真要是那樣的話,你的一生就將從此註定碌碌無為!你是習慣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不斷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個自己愛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腳步也就停滯下來了。
  
  石頭搶過了佛的話:那我要是追到了我愛的人呢?會不會就...
  
  佛說:因為她是你最愛的人,讓她活得幸福和快樂被你視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還會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樂而不斷努力。幸福和快樂是沒有極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將沒有極限,絕不會停止。
  
  石頭說:那我活的豈不是很辛苦?
  
  佛說:這麼多年了,你覺得自己辛苦嗎?
  
  石頭搖了搖頭,又笑了。
  
  
  
  二、
  
  石頭問:既然這樣,那麼是不是要善待一下愛我的人呢?
  
  佛搖了搖頭,說:你需要你愛的人善待你嗎?
  
  石頭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不需要
  
  佛說:說說你的原因
  
  石頭說:我對愛情的要求較為苛刻,那就是我不需要這裏面夾雜著同情夾雜著憐憫,我要求她是發自內心的愛我的,同情憐憫寬容和忍讓雖然也是一種愛,儘管也會給人帶來某種意義上的幸福,但它卻是我深惡痛絕的,如果她對我的愛夾雜著這些,那麼我寧願她不要理睬我,又或者直接拒絕我的愛意,在我還來得及退出來的時候,因為感情是只能越陷越深的,絕望遠比希望來的實在一些,因為絕望的痛是一剎那的,而希望的痛則是無限期的。
  
  佛笑了:很好,你已經說出了答案!
  
  
  三、
  
  石頭問:為什麼我以前愛著一個女孩時,她在我眼中是最美麗的?而現在我愛著一個女孩,我卻常常會發現長得比她漂亮的女孩呢?
  
  佛問:你敢肯定你是真的那麼愛她,在這世界上你是愛她最深的人嗎?
  
  石頭毫不猶豫地說:那當然!
  
  佛說:恭喜。你對她的愛是成熟、理智、真誠而深切的。
  
  石頭有些驚訝:哦?
  
  佛又繼續說:她不是這世間最美的,甚至在你那麼愛她的時候,你都清楚地知道這個事實。但你還是那麼地愛著她,因為你愛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靚麗,要知道韶華易逝,紅顏易老,但你對她的愛戀已經超越了這些表面的東西,也就超越了歲月。你愛的是她整個的人,主要是她的獨一無二的內心。
  
  石頭忍不住說:是的,我的確很愛她的清純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氣。
  
  佛笑了笑:時間的任何考驗對你的愛戀來說算不得什麼。
  
  四、
  
  石頭問:為什麼後來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反倒沒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種相互依賴?
  
  佛說:那是因為你的心裏已經潛移默化中將愛情轉變為了親情…
  
  石頭摸了摸腦袋:親情?
  
  佛繼續說:當愛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為親情的,你會逐漸將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這樣你就會多了一些寬容和諒解,也只有親情才是你從誕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別無選擇的,所以你後來做的,只能是去適應你的親情,無論你出生多麼高貴,你都要不講任何條件的接受他們,並且對他們負責對他們好
  
  石頭想了想,點頭說道:親情的確是這樣的。
  
  佛笑了笑:愛是因為相互欣賞而開始的,因為心動而相戀,因為互相離不開而結婚,但更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寬容、諒解、習慣和適應才會攜手一生的。
  
  石頭沈默了:原來愛情也是一種宿命。
  
  
  五、
  
  石頭問:大學的時候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孩,那個時候我很愛她,只是她那個時候並不愛我;可是現在她又愛上了我,而我現在又似乎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感覺,或者說我似乎已經不愛她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佛問:你能做到讓自己從今以後不再想起她嗎?
  
  石頭沉思了一會:我想我不能,因為這麼多年來我總是有意無意中想起她,又或者同學聚會時談起她的消息,我都有著超乎尋常的關注;接到她的來信或者電話的時候我的心都是莫名的激動和緊張;這麼多年來單身的原因也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沒有忘記她,又或者我在以她的標準來尋覓著我將來的女朋友;可是我現在又的確不再喜歡她了。
  
  佛發出了長長的歎息:現在的你跟以前的你儘管外表沒有什麼變化,然而你的心卻走過了一個長長的旅程,又或者說你為自己的愛情打上了一個現實和理智的心結。你不喜歡她也只是源於你的這個心結,心結是需要自己來化解的,要知道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人總要有所取捨的,至於怎麼取捨還是要你自己來決定,誰也幫不了你。
  
  石頭沒有再說話,只是將目光靜靜的望向遠方,原來佛也不是萬能的…
  
  
  六、
    
  石頭問: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這樣的一個社會裏,像我這樣的一個人這樣辛苦地去愛一個人。是否值得呢?
  
  佛說:你自己認為呢?
  
  石頭想了想,無言以對。
  
  佛也沈默了一陣,終於他又開了口:路既然是自己選擇的,就不能怨天尤人,你只能無怨無悔。
  
  石頭長歎了一口氣,石頭知道他懂了,他用堅定的目光看了佛一眼,沒有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