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大有內涵
中國的古人如何取名?名字又有什麼內涵?本文從文化分析的角度 ,揭示了古人取名時的好尚、願望、期許等心理以及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價值取向。本版文字摘選自《姓名與中國文化》,以饗讀者。
富、貴、福、魁物質和地位的嚮往
在等級結構的社會裏,人們的社會地位與物質生活條件聯繫得十分緊密,而高貴的社會地位又能使人得到榮譽、權力等,所以富與貴總像孿生兄弟,為人們所嚮往、所追求。
《漢書·王子侯表》中有安檀侯劉福、安國侯劉傳富、海常侯劉福、榆丘侯劉受福,列傳中有蓋寬饒、李廣利,這類名字都直言不諱,真切率直地表現了一種內心世界。至於嚮往高貴的社會地位,以公、侯、王孫、公子、公孫命名命字,則顯得雅遜多了,如竇融字周公,袁安字邵公,魏相字弱侯,張侯字孟侯,司馬相如的岳父卓王孫,治黃老之學的楊王孫,劉平字公子,馮異字公孫,都顯露出對先秦時期貴族地位的嚮往。
封建官僚政治體制確立以後,做官就一併獲得富與貴,以臣字命名的多了起來,唐代有裴贄字敬臣、陳岩字夢臣等,宋代有徐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張元臣等,清代有趙廷臣、吳任臣等。
隋唐之後,為官的正途是科舉,士人都被利祿引誘,埋頭從事經義帖括、八股制藝,做著“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美夢。僅《清史稿》有傳的人物,名字與科舉有關的即有唐殿魁、許佔魁、黃開榜、鄭魁土、蔡廷魁、蘇廷魁等好多人,渴望大魁天下、金榜題名的心情躍然而出。
壽、龜、鶴、椿執著生命的祝願
歷史上以壽為名的人不知凡幾,最早的有《漢書·古今人表》上的尹表,據說是堯之師,漢代如韓延壽、甘延壽,與昭君出塞有微妙關係的毛延壽等;魏晉時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南北朝時如北魏長壽、房法壽,等等;唐代如朱延壽、史學家李延壽等;宋代如朱壽昌、朱壽隆、李南壽、陸九淵的弟子丘元壽、楊簡的門人何元壽等;明代如陳謙壽、項篤壽、開國元勳徐達之子徐增壽、明末降清的祖大壽,武宗正德皇帝好大喜功,以巡邊為樂,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等等;清代顧壽南、張壽榮、傅壽恭、陳鴻壽,等等。
烏龜是長壽的動物。司馬遷聽江南父老說,龜能導引致氣,能活千歲。褚少孫記述,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二十多年以後,老人死了挪開床,龜還活著(《仗記·龜策列傳》)。人們命名用龜字,即寓此意。如唐代李龜年,王龜字大年;宋代張龜年,彭龜年字子壽,劉龜年字且老,徐龜年,王十朋字龜齡,徐梅龜字?叟等。元明以降 ,烏龜成為罵人的俗語,很少有人再用來命名。
鶴是與龜並稱的長壽動物,晉代葛洪《抱朴子》中即說:“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金代有完顏鶴壽,明代有回族人丁鶴年,還有張鶴齡、楊鶴字修齡(修亦長之意),清代有沈鶴齡、朱鶴齡、耶鶴壽,等等。
白居易詩有“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古人以松柏二種植物命名,寓意長壽者很多,尤以松為常見。南朝劉宋時的史學家裴松之字世期;宋代有吳松年、宋松年、孫蔭字遠堂等。
《莊子》中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說法,因而以椿命名的人很多,清人王大椿直接以《莊子》原文為字,表字就稱“八千”。此一類名字如北周梁椿字千年,宋代李椿字壽翁,還有李椿年、邵大椿、余椿年、方椿年,明代邊一椿字汝壽,清代任大椿、葉大椿,等等。
去病、棄疾、吉消災化吉的期望
疾病是人類的大敵,總是在干擾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時至今日,醫學的進步早已到了一百年前無法想像的程度,但依然無法完全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而在古代,人們心頭怎能不籠罩著一重陰霾,怎能不為健康問題焦慮?這種心情反映在命名的時候,就有了消災免病一類的名字,寄託著對得名者的深愛,苦心一片,欲邀天人共鑒。
先秦時楚平王篡位之前名棄疾,即位後改為居;漢代有驃騎將軍霍去病,晉代有司馬忌字公壽,北周有司馬消難,宋代有馮去疾。黃去疾、著名詞人辛棄疾,清人有蘇去疾,等等。
更多的是從正面表達這種意願。安、吉這一類名字內涵很大,不僅有消災免病的意思,它還包括了免除所有天災人禍的用意,因此名字中用得最多。不管社會地位,不管文化程度,無論什麼人都喜歡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健康、幸福、光明、美好,一切良好的祝願都包含在內,唯願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所見最多的是以吉命名的現象,僅《宋史》列傳裏的就有欒崇吉、袁逢吉、王吉甫、孫逢吉、馮吉、張惟吉、甘昭吉、梁從吉,附傳有石保吉、薛惟吉、張從吉、慎從吉、張吉,可見出現頻率之高。
使用吉祥類的字命名,也包含著對命運的祝福。人們生活在社會中,被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所左右,無法預料在人生之旅將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以後會處於何種境地,因而只能對前景有所希冀。
以上幾個方面的社會心理,實際都有關聯,吉利的祝福自然有福祿富貴的含義;亨通的理想極致不過是仕途得意,青紫加身;長壽的願望同時也是對疾病的憎惡和詛咒,不好分得很清楚。以上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才勉強劃分開來。而現實中的思想感情之複雜程度,恐怕怎樣表述都會流於簡單化、概念化,只有用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去體會那些寄寓願望的名字,才能真正把握其內在的底蘊。(摘自:《姓名與中國文化》 趙瑞民 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